作者:張松濤(@zst一聲嘆息)
出版日期:2019/06/03
語言:繁體中文
書號:JU1905
ISBN:9789865003814
裝訂:平裝
定價:680 元
商品特色
‧以繪畫知識為基礎,從另一個角度解讀攝影,為攝影資深玩家能有別樣體悟。
‧從美學觀點出發,讓攝影初學者厚植實力和素養,減少攝影道路上的彎路。
內容簡介
攝影是一門減法藝術
如何減的有學問,減出讓人心動的一瞬間
如何透過構圖、光線、色調
讓每一瞬間都成為一幅不朽的作品
器材雖然重要,但鏡頭後的那雙眼和頭腦更重要
透過攝影與美術的關係
探討美術知識與如何實際運用在攝影之上
分成用光、色彩、構圖、取景等主題,易讀易懂
幫助零基礎的攝影者找到對的攝影之路
也幫助陷入瓶頸期的攝影之友突破困境
目錄
引子:美術與攝影如同母子
b>
第一課 好照片,影調是關鍵
什麼樣的照片是好照片
影調是物體的明暗關係在影像上的反映
如何把握物體的影調
物體最基本的影調――亮面、暗面和灰面
影調再細分――物體的五大調子
攝影時,先考慮三大面,再考慮五大調子
哪些因素會影響五大調子
被攝物的形態
被攝物的色彩
被攝物的體積感
被攝物的質感
光源
觀察角度
b>
第二課 如何把握色彩
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純度
明度
瞭解色相環,配色更舒服
類似色
鄰近色
對比色
互補色
用色彩傳遞冷暖
用色彩表達感情
色彩是客觀的,色調是主觀的
如何獲得色彩的和諧
選擇同類色組成畫面
當色彩對比強烈時,改變色彩的面積比例
透過後製調節協調色彩衝突
用黑或白分割畫面
b>
第三課 透視在攝影中的應用
線透視,增強畫面引導力
色彩透視,控制畫面的縱深感
隱沒透視,強調物體的前後關係
銳度
適當的對比度
細節層次和冷暖表現
不同的焦段會使透視發生變化嗎
廣角鏡頭能捕捉到肉眼感受不到的視角,從而給人誇張的感覺
單眼觀察是「壓縮透視」的真正原因,與鏡頭焦段無關
b>
第四課 構圖,照片的骨架
構圖中的點
點的位置和特點
點的排列和組合
構圖中的線
橫線―― 統治畫面的穩定
豎線―― 巋然不動的站立
斜線―― 讓畫面充滿動感
放射線―― 指向縱深的力量
交叉線―― 充滿張力的表達
弧線―― 收攏視線的妙手
拍攝看不見的線
構圖中的裁剪:後製處理中的二次構圖
在找規律的同時,你還需要一些想像力
解構畫面,按需構圖
帶著感情構圖
b>
第五課 自如地用光
光的三要素
光的方向
光的品質
光的範圍
人像攝影用光實例
用自然光拍攝室內人像
用閃光燈拍攝室內人像
拍攝室外人像時的用光
旅遊中抓拍人像的用光
風光攝影用光實例
晨昏拍攝
風光中的硬光拍攝
利用遮擋手段控制強光
關於耶穌光
風光攝影中的常用濾鏡
風光攝影中閃光燈的應用
壞天氣,好照片
靜物拍攝
靜物的選擇
靜物的擺放
靜物的布光習作
b>
第六課 整體觀察,突破進階的難關
從對細節關注裡跳出來,把握照片的整體感
整體觀察的十個方法
眯眼觀察,準確區分畫面主次,把握畫面規律
氣勢自然出―― 類比觀察法
給畫面一個清晰的脈絡―― 延伸觀察法
讓衝突凸顯―― 對比觀察法
重複產生的旋律―― 反復觀察法
適合營造氣氛―― 分層觀察法
化繁為簡―― 扁平觀察法
虛實相生―― 鏡像觀察法
簡潔非簡單―― 抽象觀察法
構造畫面的意境―― 內在特質觀察法
多種觀察方法的綜合使用
b>
第七課 不會後製,就不懂前期
b>
我為什麼要推薦LR 軟體
基本調整項
白平衡
色調
偏好
色調曲線
HSL/ 顏色/ 黑白
HSL 面板
顏色面板
黑白調整項
分離色調
細節
銳化
減少雜色
鏡頭校正
效果
用好LR 的關鍵
把控整體明暗,讓主體獲得最大反差
控制明暗的跨度,讓主體脫穎而出
透過明暗對比強化主體,丟掉不必要的細節
根據透視原理分層調整畫面
透過冷暖對比讓畫面生動
色彩的對比和統一不是矛盾
b>
第八課 畫意的創造
畫「意」非畫「形」
繪畫是多種藝術的基礎
學習美術史對攝影進階有莫大幫助
竹林組照
向日葵組照
畫意攝影實戰分析
用攝影表達「中國畫」的博大精深
如何拍出「水墨」的效果
像「水彩」一樣美
恍如「版畫」
乾乾淨淨的「素描」
厚重的油畫色調
b>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