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發展簿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電繪取代傳統手繪?上奇 X Wacom電繪實作研習精彩回顧

文 / Lian Lin   圖 / Carrie Yang

八月中旬,上奇科技於德明科技大學舉辦了兩場《Wacom數位電繪時代創意達人設計實作研習營》,希望能夠藉由研習活動讓參與學員了解未來數位繪圖趨勢,並提供數位繪圖的進修管道。未來若有導入應用教學的需求也能適時進行規劃與調整,協助更多創意人才投入設計產業。

本次活動共吸引超過百人報名參與,包括學校教師、設計相關科系學生等。上奇科技特派員於現場訪問了數組前來參與的學員,對於本次研習及對電腦繪圖趨勢的看法。受訪者們給出的答案相當值得省思,一起來看看他們對於電繪究竟有什麼樣的看法吧!

未來的趨勢?有一天電繪將取代傳統手繪?

時代趨勢變化,電腦繪圖越發普及,逐漸成為繪畫工作者不能不學的技能之一。或許不用到「很專業」,但必須要會。電繪偏重時間和效率,例如工作時需要快速完成一張圖或雜誌有出版時間的壓力,老闆不可能讓員工拿一張紙在辦公室作畫。而且修改上也不方便,畫錯就得重新來過,和電繪比起來難易度差很多,幾乎沒有公司會採用手繪的方式進行繪圖。針對這樣的現象,上奇科技特派員向學員提出了關於電腦繪圖與傳統手繪之間差異與取代性的問題,是否認為有一天電繪會取代傳統手繪?令人訝異的是,答案竟然一面倒的表示「手繪不可能會被電腦繪圖取代」。

受訪者們大多會認為電繪不可能取代電繪的原因是「設計的本質是手繪,是純藝術」。純藝術有它的市場在,手繪也有存在的價值,無論是紙的質感還是手稿的細膩度,都是電腦繪圖沒有辦法取代的。有部分學員覺得電繪太俐落,看起來有點太完美(笑),手繪或許有相較粗糙的部分,但這也是它的特色。我們可以用「兩者並行」的概念來總結大家的回應,這兩種繪圖方式是兩個有交集的大圓,他們中間或許會有重疊之處,但還是各自有自己的市場及發展空間。

或許平常在工作或教課的時候都是使用電繪,但休假或非工作時間的時候還是會想要用手繪來放鬆、練習線條和手感。像前述有提到的蕭老師,他在假日時會去逛美術社,看看有什麼東西可以買回來畫畫、玩玩。畢竟從傳統美術工具中獲得的樂趣和電繪不太一樣,這也是為什麼電繪發展這麼快速,但美術社一直都存在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發展空間是不重疊的

在這次的研習當中有什麼收穫與回饋嗎?

這次研習是由小思老師進行教學,有耐心、仔細地講解操作步驟及觀念,給予充足時間進行練習。過去沒有接觸過繪圖板的學員能藉這次的研習去接觸、熟悉這種工具,未來會比較有信心和興趣進行進階的學習。雖然有些學員在過去有使用過繪圖板以及Adobe Photoshop等軟體的經驗,但並非所有人的操作步驟都和老師相同,藉由這次的教學可以嘗試不一樣的作法,過去在繪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在老師的回饋中得到解答。

其中一位學員是高中老師,他認為參與這次的實作研習可以學習新技能並自我進修,未來希望自己能在學校開設電繪相關的多元課程,增加選修課程的種類與豐富度,不僅學生會更有意願學習、競爭力提升,未來在職場銜接的困難度也會降低。

耐用、直覺、效率,學員對Wacom繪圖板的想法

20年來都有在使用Wacom繪圖板的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學系鄭老師表示,一直以來Wacom都有在更新產品規格,價格也蠻漂亮的,是普遍有在使用繪圖板進行創作的人會優先選擇的品牌。明志科技大學的老師則認為對於繪畫專業人士或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使用繪圖板是一種趨勢。過去處理圖像是使用滑鼠點選各式功能後再進行製作,使用繪圖板的話可自動感應壓力,調整筆觸及線條粗細等,過程變得更加直覺、方便,速度也加快許多。

在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任職已久、有常年使用繪圖板經驗的蕭老師,在一開始購入繪圖板時是使用Intuos系列,已使用超過十年都沒有壞,非常耐用。後來因為看到新產品很心動,所以才會購入新板(笑),目前是兩塊繪圖板交替著使用。老師也建議如果在經濟上比較寬裕的話,可以直接買稍微中、高階一點的繪圖板。和一般初階的繪圖板相比,在作畫感受上真的有差異,整體效能更棒,畫起來的感覺更接近手繪。即便未來能力變強,也不會覺得不適用。(繪圖板搭配的軟體會持續更新) 

參與研習的學員中不乏初次使用繪圖板的新手。多數初學者在一開始使用時會覺得眼睛看螢幕和手上拿筆畫畫之間有點距離落差、不太習慣,其實這是可以靠驅動程式與練習解決的。安裝驅動程式並調整設定,可以讓繪圖板的動作及位置與電腦螢幕一致;多使用繪圖板作畫、練習能增加熟悉度,協助克服不適應感。擔任研習講師的小思老師表示,這就像電腦初學者一開始使用滑鼠一樣會不習慣,以一個剛開始使用的工具來說是正常的。多練習,手感就會出來,繪圖板就是方便又上手的好用工具。

Keep In Mind:記得適時跳出框架、檢視自己的作品

不論是手繪還是電繪,都只是一種媒介、一種工具。當你在這個圈子中創作時,繪畫技巧及秉持的理念才是主要重點。有很多熱愛繪畫的人很喜歡畫「人物」,產出的作品也很大量,但經常能發現人物角色的比例有問題。「抓比例」這件事並非短時間內能學會,像前面訪問過的蕭老師,就是去國外念研究所時,教授叫他們將骨骼、肌肉學名都記下來並不斷地練習畫,才逐漸潛移默化的訓練到隨意畫都能畫出正確的比例。

有時候在作畫的時候會陷入自己的小圈圈而不自覺,往往覺得自己畫的不錯但旁觀者卻能從中找到一些缺點。要記得適時地跳出框架往回檢視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仍須改進與磨練,才能逐漸讓自己變成一位好的繪師。

平時各方面累積的基本功也很重要,不論是電繪、素描、水彩或任何工具,都會有所成長。生活中出現的人事物都是繪畫的素材、是觀察的好對象,除了保持不斷學習的心,也可以嘗試每天畫不一樣的東西,讓自己保持熟練不生疏,同時不會厭煩的狀態。

研習講師資訊
小思老師(陳書屏)
學歷:華梵大學美術系
現職:電腦繪圖講師、漫畫插畫接案畫家
經歷:百萬亞瑟王卡牌繪製、各家遊戲卡牌插畫繪製、夢夢月刊企劃頁插畫
著作:萌少女漫畫學園(橘子出版)
教學經驗:多年巨匠電腦Painter電繪課程師資

相關圖片

TOP